她是个拉拉,正在拉人搞新西兰华人的首个彩虹团体…
作者: 大曾 日期:2019-02-13 09:55 阅读: 来源:天维维度
本文由新西兰天维网与VICE NZ合作发布
“我们在等你,你在哪里?”
去年10月,我在我室友的朋友圈里看到了这样的标题链接,点进去看,是一个叫做“新西兰华人彩虹联盟”的组织在征集照片。
“我们真诚邀请身边LGBT群体的朋友们分享一张自拍照……通过这一张张真实的面孔,我们希望告诉更多和我们一样的人们,你们并不孤单。”
那些照片是黑白的,有几位戴着大大的黑超。
而我心里想的是:什么时候新西兰华人有个“彩虹联盟”了?
很大的口气嘛。
我问我室友这你从哪儿看来的,他分享给了我Lois Hong的微信名片。
这个拉拉大概算是他们的盟主了。
一个月以后,我跟她在一家Cafe见面了。
Lois长得靓,戴了一顶帽子压住了自己的脏辫,一列刺青从喉咙延申到衣领里去了。
Lois的人生经历也很靓:出生于中国南京,教育轨迹从中国到奥克兰到弗莱堡,大学工作了几年后开始创业,摸爬滚打一番后现在和创业伙伴的公司步入了正轨,觉得是时候退出管理层,做做爱做的事,圆一些梦想,例如摄影,拍片子。
/ PHOTO SUPPLIE
嗯,年轻有为,但我却在聊跟她性取向有关的那些事儿。
ღღღ
Q: 怎么想起做这个联盟的?
A: 其实之前我身边并没有这样的拉拉圈子,不过今年新认识了很多拉拉朋友,大家又不断介绍新的拉拉朋友彼此认识——我们有一个微信小群,最初叫“彩虹合唱团”,算是推动了联盟的成立。
我是在一次聚会上被拉进这个群里的,当时群里大概只有10人,建群的原因是这些拉拉们都已经是很稳定的一对对couple,有的已经在这边结婚,有的甚至开始考虑要宝宝了,但大家都没有经验——比如像我们拉拉要宝宝,就会有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但我们缺少信息,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这个网上搜一搜,那个医院问一问,所以大家就干脆拉了一个群在一起讨论,
我开始意识到其实在奥克兰,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华人LGBT群体,而且数量还在增加,于是就萌生了建立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组织的想法。和群里的小伙伴们聊了下,她们都很支持,于是就建立了一个网站,还有一个微信公众号。目前注册的总人数大概快200人。
/ PHOTO SUPPLIED
Q:你们联盟平时都做些什么?
A: 我们基本每周会组织活动,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烧烤、唱歌……所有的活动我们都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出来,大家都可以看到,都可以注册报名。现在联盟里已经发生过两次求婚,还有一对儿结婚了……
还有你看到的那个号召大家上传一张自拍的活动,会一直延续下去,只要有人上传,我们都会在网站上放出来。
Q:下一步打算做点啥?
A: 会去正式注册成为新西兰的非营利机构,拍一些宣传片、纪录片,然后可以搞一些线下的公众讲座,也期待能够和本地的LGBT群体以及其它一些非营利机构合作。
当然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有这样一个community的存在,我们是可以提供帮助的,帮助的范围会很广,出柜,跟家里人关系,还有在新西兰结婚,想要孩子怎么办,等等。
Q:拍宣传片还要搞纪录片?挺像模像样的。
A:我本身自己就是拍片子的,平时合作的团队也都愿意参与到帮助中来。接下来会先出一部两分钟的公益宣传片,想表现的主题是,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一个群体,我们就是普通人,过着普通的生活,但很多人无法承认自己,因为家庭、社会压力,种种原因等等,但也有像我这样已经出柜的人,我们想为自己发声,希望可以给那些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人更多力量和支持。
我不是很喜欢用出柜这个词(但也没有更简单明了的词),我更多是希望看到每个人都能够承认自己,自由的,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Q:对中国家长出柜成功,需要很大勇气吧…
A:我是20岁整出柜的。我父母大概过了有两年时间,才接受这个事情,但我是属于……我有必要告知你们,你们接不接受那是你们的事情。
Q:出柜之前酝酿了多久?
A:我06年就来了新西兰念高中,之后念大学,但其实我出柜前一年,也就是上了大学之后,我才大概知道自己是个蕾丝边……
当时感觉我以前都白活了。可能因为我家里比较传统,社会也缺乏这种教育,反正过去我根本不知道还有“同性恋”这个概念,自动认为女人就应该和男人在一起。
直到大学,20岁在新西兰我认识了一个拉拉,从她那里我才真正认识了我自己,我当时花了一年时间才完全确定我的性取向——我重审了我的前20年,发现了我之前对男人没有的那种感觉,我才知道,原来我是这样的。
其实我在还不完全确定自己是蕾丝边的时候,就会时不时半开玩笑半认真跟我爸妈说,我好像喜欢女人,不过因为我从小到大就这个性子,当时还交着男朋友,他们也觉得我是在开玩笑没往心里去。直到我确定了后,就有一天晚上特别正儿八经特别严肃地跟他们坐下来,我就跟他们说这事。因为当时我交了一个女朋友,也希望跟她有未来,我觉得有必要跟我父母讲。
Q:他们什么反应?
A:我妈当时虽然没有哭,但是情绪上挺崩溃的。我爸只是沉默没有说话。
后来一段时间我跟他们关系有些紧张,当时我在家乡上班,自己在外面住,一个月才回去吃一次饭,就是因为他们接受不了。
Q:后来他们慢慢接受了吗?
A:对……后来家人对我的女朋友就像多了一个女儿一样。
在我看来,世界上99%的父母都是非常希望自己子女幸福的。最终你说让女儿选择一个不爱的男人结婚重要,还是让女儿开心快乐重要?当然是幸福重要。包括对我身边很多不敢出柜的拉拉,我都会跟她们这样说,但她们现在可能都还意识不到体会不到。
Q:不过来自父母的压力有时候真的特别巨大……
A:是的,我之前看过一部纪录片,好像是美国的,拍了一群出柜孩子的父母,里面提到说,这些家长自己可能是接受孩子的,但父母也可能遭遇他们朋友的非议,中国也这个情况,很多父母不会愿意在茶余饭后被聊起自己家的孩子是同性恋。
那些没出柜的朋友可能会更考虑父母的感受。所以我更多时候要用自己的例子去感染她们,告诉她们其实出柜也不一定就天塌下来了,有时候渡过那个阶段,反而关系会变好。
比如我现在的女朋友,我们一起快6年了。之前她是不承认自己的,这对我们这段关系来说是很挑战的事情,因为我希望能够公开的在一起,规划未来,她会比较介意外人的看法,特别是家人的感受。
经过一段时间,她潜移默化的在改变,是我们在一起的第三年吧,她和父母坦白了自己,她的父母也说“我们仍然爱你,你仍然是我的女儿”,这是她和我描述的当时的场景,我很感动,也为她高兴和自豪。
/ PHOTO SUPPLIED
Q:之前出现了一批微信封号潮,据说一些同性恋自媒体账号被关停了,这件事对你有影响吗?
A:之前没有太关注这个事情。不过我知道国内仍然有同性恋社群坚守,做得还很好,比如上海的Qmmunity。
我还去了一趟纽约,发现北美也有很大的华人LGBT群体,组织里有几千人,甚至发展到了内部有选举活动这样的程度。我还认识了澳洲类似的组织……
其实总体来说,社会总在进步,大家观念也在改变,包容度肯定比过去更大了。当然歧视还是存在的。比如我在这边一对拉拉朋友想租房,但就有华人房东因为她们是同性恋,不把房子租给她们。
Q:跟其他地方的华人彩虹社群建立了联系,你们以后更有迹可寻了?
A:肯定会从他们成功的例子上借鉴,也会更多合作。
ღღღ
在“新西兰华人彩虹联盟”的微信公众号里,有着这样一段自我介绍:
“我们的愿景是,让我们不仅仅是被容忍,而能被接纳。让我们的声音不仅仅被听见,还能被尊重。让每一个所谓的不同,不再被看作是偏离主流的异类,而是被视为丰富多元的一抹色彩。”
- “我曾经不想做中国人!”一只新西兰“香蕉”的自白
- 林肯大学有这样一个乐队小哥,“音乐观” 颠覆常态!
- 励志自己 快乐他人!华人妈妈华丽变身国际艺术大师
- 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水乡姑娘在奥克兰的“艺术人生”
- 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如何保持精力十足、光彩夺目?
- 身患癌症的中国姑娘号召起病友,在新西兰捡垃圾…
- 新西兰华人小哥演绎长腿美女:就这样走向了好莱坞…
- 有这样一对神仙眷侣,他们在新西兰活成“能量达人”
- 这小子真帅!摄影时尚足球音乐全都有一手!
- 警局发出重要通知!这两人惠灵顿华人必须要认识!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