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新西兰的中国“芭蕾舞王子”——祁欢
作者: 惠灵顿天维菌 日期:2018-12-17 09:43 阅读: 来源:天维网编辑部
10月下旬的北京,冬意渐浓。
北京舞蹈学院主办的2018国际舞蹈院校芭蕾舞邀请赛的舞台上 ,来自新西兰舞蹈学院的Rench用自己的舞姿诠释着芭蕾的魅力。
指导老师祁欢静静地坐在观众席上,观看着学生的表演。
和站在侧幕边等待学生的其他老师不一样,祁欢觉得“课堂上该教的都教了,该指导的也都指导了。大幕拉开的那一刻开始,就全凭他自己了。”
Rench和指导老师祁欢(右)
按照芭蕾舞演员的标准,Rench的身体条件并没有优势。“站在其他选手中间,Rench几乎矮了大半个头,手和腿也不算长。”祁欢说,“但是上了舞台之后他就像‘疯子’一样,他的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都非常的强。”
就是凭着这股子“疯劲儿”,Rench从来自38个国家的66名优秀芭蕾舞院校学生中脱颖而出,拿下了所在组别的一等奖,也成为了五名一等奖获奖者中唯一的一位外国选手。
比赛结束后,祁欢带着Rench去全聚德吃了一顿正宗的北京烤鸭。而北京,也正是祁欢梦想起飞的地方。
9岁开始练舞蹈的鞍山小伙儿
祁欢出生在辽宁鞍山,虽然从身体条件上说,他并不属于长胳膊长腿比例很完美的演员,但是他腿部肌肉非常发达,从小就具有超强的弹跳能力,这样的天赋让他顺利地走上了学习舞蹈的道路。
9岁开始,祁欢就在鞍山老家学习民间舞,12岁考进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校选修了芭蕾舞专业。
说到自己和芭蕾舞的结缘,“完全是机缘巧合”,祁欢说。
“我记得那一年只有芭蕾舞专业,我妈跑过来跟我商量‘儿子,怎么办,今年只有芭蕾舞专业?’我还问我妈,我说芭蕾舞是什么东西?我根本就不了解,然后我们就看一些录像,觉得也挺不错的,就选了芭蕾舞,这就是缘分吧,一点也不在计划之中。”
1999年从舞蹈学校毕业后,他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北京舞蹈学院,就读期间就获得不少奖项,是整个芭蕾舞系的尖子。
然而就在临近毕业演出的前四个月,从未受过伤的祁欢因为大意在一次普通的训练中扭伤了膝盖,本以为养几天就好,但医院给出的诊断却非常残酷:右膝韧带断裂,需要进行手术。
就是这次受伤,让他不得不放弃舞台,选择留校任教。
从北京舞蹈学院到新西兰皇家芭蕾舞团
2004年,留校任教的祁欢已经当了一年半的老师,就是这一年,他遇上了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老师-欧鹿。
祁欢与欧鹿(右)
欧鹿,一个被载入中国芭蕾舞史册的先锋人物。他是中国第一批芭蕾舞专业本科生,1980年代,他就代表中国在瓦尔那国际芭蕾舞比赛、大阪国际芭蕾舞莫斯科国际芭蕾舞比赛中频频获奖。
1996年,欧鹿在新西兰主演《天鹅湖》
作为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芭蕾舞演员,欧鹿也得到了新西兰皇家芭蕾舞团的垂青。
1992年,欧鹿加入新西兰皇家芭蕾舞团并担任首席主演,1997年被聘为首席艺术家兼芭蕾舞大师。2000年,他开始出任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兼副团长。2001年他还荣获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颁发的艺术家特殊贡献十字勋章及奖状。
遇上祁欢的2004年,欧鹿回到北京舞蹈学院担任外籍教授的工作,在一次面向青年教师的培训课上,他看到了祁欢。在他看来,祁欢不跳舞实在太可惜了。
舞台上的祁欢
“你太年轻了,你应该继续跳下去。”欧鹿主动找到祁欢说。因为伤痛放弃舞台的祁欢因为老师的鼓励,又燃起了重返聚光灯下的希望。
“你对新西兰有兴趣么?”想起当时欧老师问自己说的话,祁欢回忆说,“我当时对新西兰一点概念都没有。” 不过,想到自己可以重返舞台,祁欢坚定地点了点头。
在祁欢把准备的简历交给欧鹿老师的一个星期后,新西兰皇家芭蕾舞团的合同就来了。
签下合同的3个月后,也就是2005年1月,祁欢就从北京飞到了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掀开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一句英语也不会就飞到了新西兰
抵达惠灵顿不到一周的时间,时差还没倒过来,祁欢就接到了新西兰皇家芭蕾舞团给他的挑战。
“刚去的第二天团长对我说,两个星期后有一台演出,其中有一个《睡美人》的双人舞,让我来跳”。
当时祁欢的压力很大,自己已经一年半没跳过舞了,第一天排练就遭遇了尴尬,“当时我特别想演好,浑身都紧张,结果脚抽筋了,越使劲抽得越厉害,最糗的是当时不知道怎么用英文说抽筋,只能坐在地上,手指着抽筋的地方做出痛苦的表情。”
之后的几周因为语言不通,祁欢经常跟不上排练节奏,排练者有时为了他一个人要重新发号口令。
24岁的祁欢第一次感觉到“压力山大”。
“好在那会年轻,胆子大,”祁欢笑着说,“我就使劲找团里的同事说话,演出休息的时候就和他们一起去逛街、喝酒,聊着聊着,喝着喝着,不知不觉英语好像就好了。”
为了帮助祁欢提高英语,舞团经理还给他免费请了家教,一位77岁的老太太,一对一地学了三年,再加上祁欢不怕出错,主动和别人交流,逐渐找到了自信。
皇家芭蕾舞团的台柱子
和国内的舞蹈团相比,新西兰皇家芭蕾舞团的生活更加辛苦一些。“整个新西兰就一个芭蕾舞团,所以我们就要到各个城市去巡演,长途跋涉。每个人的演出任务也相对比较重,一个人要跳好几个不同的角色。”
舞团规模不大,但是祁欢的收获却十分巨大,“我们团演出剧目没那么多,但场次多,舞台上的锻炼多,《吉赛尔》一年就跳了30多场。” 祁欢说动力来源于压力,“虽然只是34人编制的舞蹈团,但团内竞争很激烈,只要跳得好,谁都有机会挑大梁。”
刚开始的那一两年,新西兰人对亚洲主演还十分敏感,祁欢在台上跳《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些不了解的人会质疑,“为什么新西兰皇家芭蕾舞团的罗密欧是中国人?”
但是祁欢总能用自己出色的技术回答他们,“舞蹈有个好处,你可能语言不如他们,但可以用技术征服他们”,祁欢说。
在新西兰皇家芭蕾舞团跳了几年后,祁欢得到了巨大的成长,他的专业素质和舞台表演力也得到了专业领域人士的认可,他不仅成为了舞团的首席男演员、台柱子,还在2008年获得了澳大利亚一家杂志评选的当年新西兰最佳芭蕾舞演员的称号。
新西兰舞蹈学校首位全职华人老师
2014年,旧伤复发的祁欢从新西兰皇家芭蕾舞团的舞台上退役了。
在新西兰舞蹈学校校长的邀请下,他成为了学校建校50多年来的第一位全职的华人芭蕾舞老师。
聊起自己和其他老师的差别,“我觉得自己可能更加严格一些吧”,祁欢笑着说。
从9岁开始学习舞蹈的他,在中国就练下了十分扎实的“童子功”,“我把中国舞蹈练习的严格和西方舞蹈学习中的兴趣培养结合在一起,既对他们严格要求,也充分地培养他们的个性,希望能让他们真正的爱上芭蕾舞。”
芭蕾已经长进我的骨头里
“练芭蕾很苦,很难,很累,很痛,”跳了20多年芭蕾的祁欢说,“但是幕布一拉开,灯光一亮起来的那一瞬间,只有兴奋、激动和融入角色的幸福感。”
“所有的芭蕾舞演员就是为了那一瞬间,把角色演绎的淋漓尽致,完成剧目被观众认可的那一瞬间。那个时刻真的太动人,太让我们满足了。”
“芭蕾是我生命里完全离不开的一部分,它已经长进了我的骨头里,永远都分不开。”
更多采访内容,请点击视频。
- “我曾经不想做中国人!”一只新西兰“香蕉”的自白
- 林肯大学有这样一个乐队小哥,“音乐观” 颠覆常态!
- 励志自己 快乐他人!华人妈妈华丽变身国际艺术大师
- 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水乡姑娘在奥克兰的“艺术人生”
- 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如何保持精力十足、光彩夺目?
- 身患癌症的中国姑娘号召起病友,在新西兰捡垃圾…
- 新西兰华人小哥演绎长腿美女:就这样走向了好莱坞…
- 有这样一对神仙眷侣,他们在新西兰活成“能量达人”
- 这小子真帅!摄影时尚足球音乐全都有一手!
- 她是个拉拉,正在拉人搞新西兰华人的首个彩虹团体…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